close

 

     銀髮族要擁有樂齡生活,首要條件是要擁有健康身體及足夠的體力,在此所指的體力想必大家都有健康體適能的概念。

     健康體適能在銀髮族群比一般族群更著重功能性,就如同我們在評估長者是否需要接受照顧時都以ADL、IADL、巴氏量表、工具性日常生活量表、SPMSQ、MMSE等認知功能量表;以功能是否足夠為主,不足的長者稱之為失能,會以失能項目或失能等級的評估結果作為照顧措施介入的依據,在此要討論的銀髮族功能性體適能,也是以功能性為主的體適能,功能性體適能檢測的內容與日常生活能力之間是有關聯性的,也就是說生理上的體適能表現會顯示可否獨立日常生活的能力。例如體能要素心肺耐力、肌力/肌耐力、柔軟度、平衡/協調/敏捷性會影響到完成一般生活目標的運動功能,如能自我照顧、購物、家務、旅行等目標,需要可以走路、爬樓梯、抬東西、從椅子上站立、抬舉、延伸、彎曲、跪下…..。

     健康體適能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身體適應生活、工作及環境的綜合能力也包含應付突發狀況的緊急能力,基本要素包括「心肺耐力」、「肌力/肌耐力」、「柔軟度」與「身體組成」(有些是指體脂肪率,但就個人經驗如果可以測得肌肉量及分布就更好),其他相關的有「協調性」、「敏捷性」與「平衡性」,此三樣要素在銀髮族尤具重要性,此三樣功能性體適能的能力是足夠的話將可降低銀髮族意外發生的風險。

     功能性體適能如何檢測?目前國內已由內政部委託民間團體愚人之友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編著「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服務效益指標評估—銀髮族體適能檢測實務操作手冊」,可以說是官方版本,姑且在此稱之為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版本也有一些單位或學者有自己的檢測方法,然大多採用Rikli,R.E,與Jones,C.J,兩位美國學者所發展的功能性體適能檢測系統,再經考量國內環境及銀髮族群的現況加以修正。

    在常模的參照,尚缺國內銀髮族群的常模,目前大家還是參考兩位學者研究所提供之美國銀髮族檢測參考值,本文前面所提區照顧關懷據點版本的實務操作手冊則是採用美國銀髮族檢測參考值及國內學者呂美齡的研究檢測結果之70-74歲組的數據平均值修訂做為參考值,採通過(正常值)與不通過二分法,提供國內高齡照護服務者實務檢測的參考。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會有自己的常模

arrow
arrow

    Wend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